2026年第20屆名古屋亞洲運動會培訓代表隊教練遴選辦法
2025 年 4 月 13 日
【114/06/27更新】113學年度全國中等學校暨大專院校國武術錦標賽
2025 年 5 月 2 日

2026年第20屆名古屋亞洲運動會武術培訓計畫

中華民國國武術總會
參加2026年第20屆名古屋亞洲運動會選手培訓參賽實施計畫

依據國家運動訓練中心114年1月16日心競字號地1140000489函備查在案
壹、依據:教育部體育署113年4月10日臺教體署競字(二)第1130012760號函辦理。
貳、目的:遴選優秀團隊積極強化訓練,增強2022年杭州亞洲運動會奪牌實力,爭取亞運最佳
成績。
參、 SWOT分析
一、Strength(優勢)
(一)我國選手男子、女子組選手已在2021年世界運動會、2022年世界大學運動會、2022年亞洲運動會、2023年世界武術錦標賽、2024年世界武術套路盃國際賽中累計經驗也享有知名度,獲得各單項或全能成績金、銀、銅獎牌數皆有。
(二)青少年男、女組套路選手已培育潛力新人才,於2023年亞洲青少年暨2024年世界青少年武術錦標賽國際賽中獲得單項成績金、銀、銅獎牌數皆有。
(三)青少年男、女組套路選手國內發展運動人口倍增,在各項目發展較為均衡。
二、Weakness(劣勢)
(一)武術未列全國運、全中運、世大運之必辦項目,未能積極鼓勵青少年積極投入,各縣市推展程度不一,導致基層選手優秀人數不足,後備人才不足而斷層。
(二)我國尚有一線選手年齡偏大且運動傷害多,不退役選手有超過28歲以上,隨著年齡漸增,可能導致體能下滑無能力執行難度需求,後備選手因指定套路規定銜接上未具有國際經驗及水準,大部分項目面嚴重臨斷層問題。
(三)因體制關係,具學生身分選手須進行課業輔導,無法配合長期移地訓練,訓練效果較他國幾乎整年移地的情況下比起來較為劣勢。
(四)我國整體套路選手基本功質量、一般與專項身體素質、難度動作、套路編排、節奏、內容,因採用2024年國際套路新規則評分水平及難度、細節更高,均未達第一線奪牌水準。
(五)目前我國散打選手拳、踢、摔之基本動作紮實程度、動作力度與身體素質未達第一線奪牌水準。且從青少年開始便缺乏國際賽經驗,大部分基層教練與選手對國際水準了解程度不夠到位。
(六)武術愛好人口眾多,各縣市國小、國中、高中體育班林立,武術運動人口足年成長的趨勢,惟大部分教練與選手未能有正確的競技訓練觀及規則認知,導致訓練水準不一。
三、Opportunity(機會)
(一)馬來西亞、印尼、香港、澳門部分拿過世界或亞運成績的中國籍選手年紀偏大,下屆
亞運會不會出賽。
(二)我國青年選手近2021至2024年已培養青年男、女子二線運動員,在難度動作及技術
水平提升悟性極高,需再陸續參加國際賽會累計經驗中取得各單項成績前五名。
2
(三)我國青年選手初體驗國際賽上屆亞運會雖心智較嫩、無經驗,因身體素質極好卻有比賽項目贏得馬來西亞、印尼、香港、新加坡、日本、韓國資深選手,值得讚賞。
四、Threat(威脅)
(一)中國無論套路與散打的實力皆十分堅強,訓練水準的確具有明顯的優勢,值得借鏡。
(二)南韓、伊朗、越南、印尼、澳門、菲律賓、哈薩克、馬來西亞、香港、印度等國家與
新加坡、地區皆有長期與中國進行交流訓練、聘請中國教練。
(三)除了上述隊伍以外,香港、澳門有多位由中國之專業隊背景轉籍選手。
肆、計畫目標及培訓隊遴選
一、訓練目標
(一)總目標:2026第20屆名古屋亞洲運動會預定達到階段成績奪取1銀1銅獎牌數。
(二)遴選方式及檢測標準:
1、教練團
(1)資格條件及人數:
A、總教練:需具備國家A級教練有效證照資格,套路或散手兼行政工作,共計1人。
B、教練:需具備國家A級教練有效證照資格,套路、散手1人,共計2人。
(2)培訓隊教練遴選方式:
1、總教練:曾獲選為國家代表隊教練,並指導選手獲得亞洲級運動會前三名者由本會
提名經選訓委員會討論通過。
2、教 練:依據培訓人數多寡成績累計總數,遴選入圍套路、散手培訓隊教練,由本會
提名經選訓委員會討論通過。
3、若獲選手最優成績總數再相同時,則依序比較再次優成績獲選選手總數,依此類推。若仍無法產生時,則由本會選訓委員會員提名單經會議通過後送國家訓練中心提報
運動人才培訓輔導小組會議審議後辦理調訓。
2、培訓選手遴選方式:
(1)第1階段培訓期程:2024年(自114年2月01日起至114年08月31日止)
A.訓練地點:國家訓練中心。
B.培訓選手遴選:代表參賽取得體育署所訂亞運第一階段培訓標準者為第一階段培訓選手。
C.預定參加國際賽事:2025年第10屆世界武術散手盃賽、2025年亞洲武術套路盃賽、
2025年亞洲武術散手盃賽、2025年成都世界運動會。
D.進退場檢測標準:
套路/男子南拳、南棍、南刀、男子女子太極拳、太極劍、男子長拳、刀術、棍術、
女子長拳、槍術、劍術預估各單項或(全能)成績前3名。
散手/女子52KG、60KG,男子70KG成績前第6名。
(2)第2階段培訓期程:2025年(自114年09月01日起至115年01月31日止)
A.遴選方式:113年學度全國大專院校武術錦標賽國手選拔各項目全能(量級)前三名,
(第一至二名為培訓選手,第三名為儲訓選手)。
3
B.訓練地點:國家運動訓練中心。
實力評估:近年套路青年男、女組選手雖已經接軌,國際場上競爭力超強更需接受挑戰,
多參與國際賽事累計經驗,為亞運會實力奠下更好基礎。
女子南拳、南刀、南棍、散手男、女也是缺乏人才無實力,還需再更努力重新
評估選才及培育。
預估成績:套路男子南拳、南棍、南刀、女男子太極拳、太極劍,男子長拳、刀術、棍術,
預估各單項前三名。
套路各項全能前六名,散手女子52KG、60KG,男子70KG前八名名額,參加
2022第3屆世界套路盃賽資格參賽權。
C.預定參加國際賽事:2025年第17屆巴西世界武術錦標賽。
參賽日期:預定2025年巴西舉行日期9月7-15日舉行。
D.進退場檢測標準:這屆參賽運動員具有世錦賽排名選出我國選手國際競賽經驗年紀較年長,
年輕運動員訓練時間短,勇於面對挑戰高難度雖小失誤選手值得鼓勵,
突破最高境界,調整生理、心理素質、抗壓能力需多參與國際賽事累計
經驗,為亞運會實力奠下更好基礎。
預估成績:1.套路/男、女子南拳/南棍全能銅牌,男子刀術/棍術全能第五名,
女劍術/槍術術全能第五名,男、女子太極拳/太極劍銅牌或第五名。
2.散手/女子52KG、60KG,男子70KG成績前第5名。
(3)第3階段培訓期程:2026年(自115年02月01日起至名古屋亞運會結束)。
A遴選方式:全國公開選拔儲備國手各項目(量級)前三名(第一至二名為培訓選手,第三名
為儲訓選手)。
B.訓練地點:國家運動訓練中心。
C.預定參加國際賽事:2026年國際及亞洲總會尚未公布,待公告後再行修正。
2026年第20屆名古屋亞洲運動會武術代表隊。
(四)實施要點:
1.各階選拔段時程表:
階段選拔時程/訓練地點
參賽目標
預估成績
第一階段(2024)第二期
自114年02月01日起至
114年08月31日止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
2025年第10屆世界武術散手盃賽
2025年首屆亞洲武術套路盃賽
2025年首屆亞洲武術散手盃賽
2025年成都世界運動會
套路/男子南拳、南棍、南刀、男子女子太極拳、太極劍、男子長拳、刀術、棍術、女子長拳、
槍術、劍術預估各單項或(全能)成績前3名。
散手/女子52KG、60KG,男子70KG成績前第6名。
第二階段(2025)
自114年09月01日起
至115年01月31日止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
2025年巴西第17屆世界武術錦標賽
各項(量級)前6名
4
第三階段(2026)
自115年02月01日起
至第20屆名古屋亞洲
運動會結束國家運動
訓練中心
2026年國際及亞洲總會尚未公布
2026年第20屆名古屋亞洲運動會
1銀1銅總獎牌數
2.各階段培訓選拔時程表:
五、督導考核:
(一)有關督訓、考核等事宜悉依教育部體育署所訂及訓導考核訓練工作實施辦法執行。
(二)本會選訓委員會負責不定期前往督訓隨時瞭解培訓狀況,掌握訓練進度及協助處理有關
問題。
(三)培訓期間國內、外教練必須經本會選訓委員會同意,並簽訂聘約同意書,選手必須簽具
自願書,培訓期間教練聘任、解聘依教育部體育署、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相關規定辦理;
有關選手更換、退訓、管理、輔導由本會選訓委員會負責辦理。
六、所需行政支援事項及建議處理方式:
(一)運科:生理、心理、生化檢測,補充營養食品、禁藥等。
公開選拔
活動內容
地點
第1階段(2024)113年08月01日起至(2025)114年08月31日止
(2024)
113年5月16-19日
依據113年全國武術聯賽儲備國手選出參加
澳門第10屆亞洲武術錦標賽前三名成績為
依排序為為第1階段亞運培訓隊選手
台南市
新興國小體育館
(2024)
113年8月23-25日
依據112學年度全國大專院校武術錦標賽儲備
國手選出參賽前三名選手成績為依排序、第3屆世界套路賽(具參賽資格項目)第1階段亞運培訓隊選手
嘉義縣立
巨蛋體育館
第2階段(2025)114年09月01日起至(2026)115年01月31日止
(2025)
114年7月7-10日
依據113學年度全國大專院校武術錦標儲備國手選出參加巴西世界武術錦標賽選手參賽前三名選手成績為依排序為選拔亞運培訓參加成都世界運動會、亞洲武術套路賽、亞洲武術散手賽、國際武術散手賽(參賽資格)為
第2階段培訓隊選手
新北市
板樹體育館
第3階段(2026)115年01月31日起至亞運會結束
(2026)114年4月
依據114年全國公開選拔選出2022年第19屆杭州亞運動會培訓隊/代表隊選手
2026年國際及亞洲總會尚未公布
國家運動訓練
中心
5
(二)運動防護:專屬防護員及按摩師各一名
(三)醫療:外科、內科、骨科、婦科、復健、健檢、用藥、運動傷害防治及疲勞消除等
醫療意外保險。
(四)課業輔導:安排選手於國家運動集訓中心完成課業輔導及學分課程建議處理。
(五)協助教練、選手公假留職留薪或留職停薪事宜。
(六)支援教練代課鐘點費或代理職缺費。
七、本計畫經本會選訓委員會討論通過後,函送國家運動訓練中心提報國際綜合性運動賽會(奧運暨亞運)運動人才培訓輔導小組委員會議審議通過後公布實施,修正時亦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Up